仅只有未实名的,新媒易不收取任何费用,不赚取一分钱,公益非盈利机构
请扫码咨询

新媒易动态

NEWS CENTER

高频打低频、刚需打非刚需”的底层逻辑仍然有用

2025-09-20

如果微信开端收费,那么必定就会有一大堆的免费社交APP,由于微信是个基础设施,是水电煤,C端用户关于基础设施产品的价格敏感度是很高的。

外卖补助的逻辑是一样的。相同是基础设施,用户的价格敏感度也很高。

所以,用补助逻辑去验证外卖渠道的护城河,实质上没有含义。

你看,即便是今天外卖打得一片火热,美团中报还能保持2位数的营收增加率,还有百亿的运营利润。商场自身仍是有答案的。再聚集得更细一点,这轮外卖大战,为什么补助会集在饮品?由于这个品类最好做,供应端满足标准化。反而正餐场景需求很强的餐饮供应链能力。用饮品补助去撬单,就会更简略一些。

但美团的应对策略也很有意思。雷打不动,补助中心餐饮。王莆中关于茶饮订单补助的评价,简略直接:“没含义”“泡沫”。其中的道理很简略:比起饮品,餐饮更“高频刚需”,“高频打低频、刚需打非刚需”的底层逻辑仍然有用。

所以外卖生意,最中心的仍是用户的交易习惯。运营外卖生意的实质,便是运营粘性。

当然用户粘性这个东西,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产品为了提升用户粘性,办法不尽相同。

从用户维度讲,整个互联网职业的产品形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用户型产品。

典型的案例如微信、抖音、快手等各种工具类产品,比方导航软件。

这类产品,跟用户的关系是,只要用就行了。用户便是用户,企业更偏广告变现形式,拼的是用户体会。

在数据上,DAU是很重要的,由于要卖广告。

另一种是消费型产品。

典型的便是电商,社区团购、外卖、长视频、音乐类软件等等,需求用户掏钱,也靠广告,可是一起还需求佣钱、增值服务。

这两类产品,哪个粘性更强,护城河更深?毫无疑问是用户型产品。

由于关于这类产品,补助完全没有含义,全靠用户体会,谁家用户体会好,谁的用户粘性就高。

视频号能抢占抖快商场,靠的是微信超级入口的流量,高德地图领跑导航软件,靠的是用户体会。即便是抖快,有电商事务,更多的也是商家去卷,主播去卷,渠道再去补助,已经没有多大含义。

而消费型产品,从用户维度来讲,忠诚度是最低的。

比方,用户为长视频渠道付费,不是忠诚于渠道,而是独家剧,音乐类相同如此。用户在渠道是消费内容,内容必定是第一位的。

电商类服务,必定是哪家更划算用哪家。今年的外卖大战,必定是谁的补助力度大,去薅哪家的羊毛。别说顾客了,便是企业职工也是如此,究竟你我皆牛马,跟本钱共情个毛线啊。

消费型产品的特性决议了,用户是没有忠诚度可言的,这不是哪家公司护城河深不深的问题,而是消费型产品的特性决议的。

既然消费产品的供应是标准化的,那么关键就来到了价格。

短期内,谁家价格低,用户自然就会跑到谁家去。所以,补助与否,跟美团有没有护城河,没有直接关系。由于美团利润暴跌,就去质疑美团护城河太浅,其实是反商业知识的。

而外卖生意真实的用户粘性,也不是一两次补助大战就能决议的。外卖配送的效率、交付的质量、供应的丰厚度都是决议长期用户留存的关键因素。

所以,有没有护城河,咱们或许不该容易下结论,让子弹飞一会儿,未必一定是坏事。

打的一片火热的巨子,到底在争什么?

所谓外卖的护城河,我以为最中心的仍是王兴那套“高频打低频”的进攻理论。

高频的餐饮外卖,带动相对低频的即时零售,提升整个电商的GMV拉动效应,是阿里所介意的当地。

阿里看上的不是外卖那点毛利,而是看上了即时零售与整个电商事务的协同。这个目标已经简直明牌了。

看数据,8月淘宝闪购日订单峰值到达1.2亿单,8月份周日均订单达8000万单;闪购全体月度交易用户买家达3亿,较4月前增加200%。

关于外卖职业来说,真实的竞赛其实早就结束了。

究竟补助大战不会永久打下去。我们都不是无限子弹。半年报,阿里能动的资金有5800亿、京东还有2234亿,美团有1700多亿。

未来会不会在补助上投入1000亿、2000亿?我以为大概率不会。不是由于钱不够多,而是花钱的边沿收益太低。

假如再过两个季度,即时零售商场格局仍然不决,那么继续投入补助就变成了一件战略风险极高的事情,各家都不会接受。

所以,竞赛中的商场最终会趋于一个动态均衡,商场格局也会成为一种稳态。

王兴曾经用「721」格局来描绘互联网职业:第一名占据70%的商场份额;第二名占20%;其余所有分割剩下的10%。

721格局,是一种“稳态”,既有充分竞赛,又有规模效应,是一种平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