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只有未实名的,新媒易不收取任何费用,公益非盈利机构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0-162-306
请扫码咨询

新媒易动态

NEWS CENTER

微信是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

2021-12-23

微信是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具体来说,微信成功打造的生活方式叫“互动分享”,这个slogan暗示微信的功能会覆盖生活的各个方面,集交友、购物、娱乐、商务、资讯于一身。很明显,从用户需求分析,微信的产品核心定位的用户需求就是社交通讯。

而在社交通讯中,音视频通话无疑占据其中极大的需求,甚至称为微信的核心功能之一也不为过。

基于这个业务的核心需求,微信将朋友圈、发信息和音视频通话三个按钮放在了个人名片的二级页面上,无疑强化了微信社交通讯的使用体验。

从数据角度透视,《2018微信影响力报告》(目前只找到这一版,可能是我的信息渠道太老了)显示,微信月活跃人数保持在10.8亿用户,对于60岁以上的用户来说,微信承接了其中60%用户超过一半的数据流量消费。

18-35岁的年轻用户中有一半的人,微信数据流量消费占到30%。每天有450亿条消息在微信里传输,4.1亿音视频呼叫成功,视频通话比之前增长5.7倍。我们不难发现,微信的活跃用户中,中老年用户占比不小,但更多的还是青年用户,朋友量的增长也说明社交属性的强化。这无疑表明了微信社交属性的成功。

但我注意到一个很新鲜的现象,视频用户的增加,这和我认知中的z世代社会原子化现象有所相悖,这一点非常有趣,我们知道,活跃用户的增加对整体视频、语音或者消息的通讯的增长的呈指数级别的。这不难理解,每多一个人加入微信,相当于增加了他和他的200个朋友的链接,通讯消息数量自然飞速上升。

但原子化的z世代年轻人对视频通话带有天然的排斥性,更不愿意去使用视频,因为这会打破他们的孤岛隔离,被迫让他们暴露在人群中,造成不良好的社交体验。而微信报告视频通话用户上升,如果有具体数据,我想分析一下视频通话增加的用户量的年龄段,这一点或许是一个不同年龄段的用户偏差。

二、结构拆解与逻辑分析

回到音视频通话这个具体的按钮中,含有音视频通话按钮的个人名片的二级界面可以通过三个一级按钮进去,从左到右分别是朋友圈单击头像、群聊单击头像、私聊单击头像,下面我们单独分析这三个一级按钮进入的使用场景。

第一进入场景,朋友圈单击头像进入个人名片页面的误触率较低,进入条件更苛刻,这种时候的使用场景大多数是:

  1. 小明在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很久没有聊天的朋友发了一条朋友圈,想和她沟通一下感情,于是他点击朋友的头像进入个人名片,然后点击发信息或者音视频通话开始聊天。
  2. 小明在刷朋友圈的时候,发现自己很感兴趣的一个朋友发了朋友圈,于是想去浏览她的个人朋友圈,于是点击朋友的头像进入个人名片,点击朋友圈进入朋友的个人朋友圈。

我们会发现,在这两种场景下,音视频通话的按钮有一定概率会误触。场景一,对于z世代年轻人而言,音视频通话前需要发送几条微信消息做好沟通似乎已经成为一种社交常识,直接给朋友打语音/视频电话变成了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而场景二中,用户本质上更想做的事是浏览朋友圈,而不小心可能误触到了音视频通话,这个时候如果他想浏览的是前女友的朋友圈就会变得很尴尬。

当然,我们也会发现,微信在误触这方面做了优化,点击之后并不会直接拨打而是进入三级页面,但三级页面是点选,误触率也很高。而且不多使用这个功能的人看到占比面积如此大的音视频通话按钮本身就会有担忧误触的忧虑,这和这个按钮实质上误触率高不高没有关系,而是一种心理效应。

这个按钮的功能我觉得更多的是面向中老年人,大占比的点选方式让他们使用体验良好,同时他们也不用担心z世代的社交礼仪,直接打过去就可以了。

对于这个使用逻辑的矛盾,我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做个性化设置,将在不在自己名片上显示音视频通话按钮的权力交给用户,如果用户不太愿意被打扰,大可以将自己名片中的音视频通话按钮取消,这样也不用接收来自长辈们的夺命连环call。而对于很少使用语音视频通话的用户也可以自己取消。

第二进入场景,群聊单击头像进入个人名片页面的误触率适中,这种时候的使用场景大多数是:

  1. 小明在群聊聊天时,发现一位潜水很久的朋友突然群聊,想找他聊天或是看他的朋友圈,于是他点击朋友的头像进入个人名片,然后点击发信息或者音视频通话开始聊天或是看他的朋友圈。
  2. 小明在群聊聊天时,想私聊某位群友沟通或是看他的朋友圈,而不想直接让大家看到,于是他点击朋友的头像进入个人名片,然后点击发信息或者音视频通话开始聊天或是看他的朋友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