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只有未实名的,新媒易不收取任何费用,不赚取一分钱,公益非盈利机构
请扫码咨询

新媒易动态

NEWS CENTER

用户体验地图一般都是聚焦于既定范围的目标群体

2021-10-05

用户体验地图一般都是聚焦于既定范围的目标群体,一份完整的用户体验地图应该包含用户画像信息,应交代清楚目标用户的背景、场景、需求、痛点等关联信息,方便读者了解,以便于代入用户视角深入到用户体验地图的讨论中。

而用户画像尽管提供了由外而内的视角或部分设计见解,但并不能满足项目多样化视角的需求,且不足以形成一系列的设计见解洞察,所以用户画像始终需要与心智、情景、体验地图或研究报告等结合使用。也就是说用户画像需要与用户体验地图配合输出,两者谁也替代不了谁。

四、体验可视化的一般流程简述

一个正式且有效的体验可视化地图一般必须经过四个阶段才能完成,最后再得出结论达成一致:

1. 项目启动

通过内部识别或收集用户反馈找到需求点,计划研究目的,制定目标。

2. 开始调研

通过研究手段向用户收集优化资料或数据,为创造体验可视化地图提供可靠的数据。

3. 阐述分析

选择阐述方式,通过体验可视化地图将研究结果与核心价值进行呈现,为后面探讨做准备。

4. 达成一致

使相关业务人员共同参与研讨,结合地图报告进一步的思考,指出潜在机会或达成一致的观点。

5. 展望未来

根据研讨结果设计解决方案,提出价值主张,进一步跟进和实施起来。


真实应用中不用急着画图准备填充,先明确目标再从用户研究或资料收集开始。如果没办法找到目标用户进行访谈或测试研究,那么至少找到一线的人员进行访谈或测试,不要依赖自己的见解或认知套用,这些地图的精髓在于打破内部视角建立起一场具有包容性的对话,不同部门的参与者多多益善,所以这些地图只是研讨中心的参考物。

五、如何正确Get用户原型与画像

构建和使用画像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1. 根据用户研究建立正式的用户画像
  2. 建立人物角色原型



人物角色原型:制作一个正式的用户画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还需要开展用户研究,如果你没有现成的调研对象或调研条件,你就可以采用人物角色原型。该方法是由《Lean UX》的作者Jeff Gothelf提出的,他描述到:

人物角色原型是一个正式人物角色的变式,其最大不同在于人物角色原型不是用户研究的结果,而是更多的源于头脑风暴的结果。公司成员会从公司理念出发,基于自身领域的专业性和直觉,来明确谁是公司产品或服务的目标用户,用户的动机和需求是什么。
——Jeff Gothelf.”Using Proto-Personas for Executive Alignment,”UX Magazine(May 2012)

这类角色原型不用花费大量时间去做用户调研,它们是基于已知的特征情况或预期的目标用户,适合临时性使用,便于开展前期工作或达成一致的见解,但是人物角色原型并不能代替基于可靠数据的用户画像。

1. 构建人物角色原型的方法

就是跨部门集体参与贡献观点与数据来构建。前线相关业务人员是必备的,人数控制在5-8个人就行,要有主持人把控节奏和参与度,尽可能收集到不同业务视角下的问题反馈,讨论开始前可以提出一两个角色原型来激发讨论,然后充实起来,尽管最后可能形成了多个角色甚至有些看起来有冲突,不过没关系,重点是让这些人物角色清晰明确下来,不一致的地方可以进一步的讨论。

1)人物角色原型的构成内容

一般人物角色原型在一页的篇幅内就可以显示完,主要五个板块。值得注意的是,一定不要脱离了产品主题的范围。

① 角色基本资料

角色头像、姓名、头衔、单位或一些可用的辅助资料。

② 人口统计特征

一般包含性别、年龄、职业、收入等与主题相关的人口统计指标(类似简历中的个人信息)。

③ 心理统计特征

与主题相关联的因素,主要指不可轻易观察的心理活动、态度、信仰、动机、观念的个人特征。

④ 产品相关行为

指与产品体验有主要关系的行为或是行动,包括兴趣爱好、个人习惯、专业活动等。

⑤ 需求与痛点

用户有哪些与主题相关的需求或痛点,你的设计可以满足用户那些需求和痛点缓解。


用户画像:用户画像本身可以帮助发现问题或进行决策,同时也反应出了对用户或用户视角的共同理解,并且可以在日常研发工作中持续使用,例如一些材料归档、分享、更新、辅助其他可视化地图等,以发挥出更多的余热。

2. 如何打造可用的用户画像

1)定性还是定量类型

根据产品需求选择定性还是定量分析,亦或者结合,一般定性适用于用户需求深挖或业务创新等情况,讲究的是“为什么”,而定量更像是通过数据验证“有多少”,常用于数据分析、趋势分析、数据验证、做精细化运营和用户精准投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