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易动态
NEWS CENTER
NEWS CENTER
2021-12-10
做增长的是数据驱动。
讲如何数据驱动运营C端产品的方法论非常多,比如我们常用的AARRR和RFM等等基础模型。无论是哪个模型,其核心都是把用户从当前层级向下一个层级进行转化,从低频的人群转化成高频的人群,最终要考察的都是转化率。模型的基础要义都是一样的,首先要建立一套量化的指导体系,因为如果不能量化考核,就没有办法去优化,接着通过数据持续的驱动,最后再去做精细化的运营。
这些模型有一个基础的假设 —— 流量是不断的流动和转化的。
我们今天来讨论关于增长的另一个关键的问题:动力
什么驱动着流量不断地进行运转?
在前流量时代,动力来源于流量本身。有持续不断的新用户进来,因为每一个层级的用户,其诉求是没有被满足的,当有新的用户进来之后,大家就会一层一层的转化。但到了后流量时代的今天,每一个层面上的用户需求已经全都被满足了,这时候还有什么能够驱动这个流量模型继续运转起来?如果流量模型变得饱和,那很有可能就变成一滩死水。
我们创业的产品在种子用户群体得到了较好的反馈,也非常符合目标用户群体的需求,收获了极佳的口碑。但是第一轮线上推广的转化数据却惨不忍睹,我们投出去大笔钱,最后发现付费转换为0。用户都需要我们的产品,但为什么不付费呢?
一对一介绍我们的产品并且洽谈合作可能性的时候,有一个客户,也是今天的合作伙伴告诉我:“不好意思,您这个平台我没有听说过。”
我们设计了一整套优秀的推广模型,无论是线上推广、流量获取、线下地推,还是客户管理和裂变等等的方案都做得很好。但是用户根本没有动力去下载和尝试。虽然我们自信产品实用性强,但如果不能站在舞台的中央去讲给用户听,他们根本没有耐心去了解我们的产品。
时尚教皇乔治·阿玛尼的故事启发了我,他曾是一个建筑设计师,后来转型成为了一个服装设计师。与其说他是一个成功的设计师,不如说他是一个有远见的企业家和有见地的社会观察者。
乔治·阿玛尼是第一个意识到“名人效应”的设计师——他并没有每天都在设计衣服,而是在自己的庄园开派对,他把好莱坞的明星全都邀请到自己的派对上来,告诉他们自己想要资助他们的衣服。所以到了后来,阿玛尼已经为全球一百多部好莱坞电影定制了演员的衣服。
乔治·阿玛尼深刻的认识到:用户认可的品牌是名人用过的品牌。所以他先通过对头部人群的吸引,形成一定的“虹吸”力量,把其他人群也吸引到他的用户群体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