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易动态
NEWS CENTER
NEWS CENTER
2021-09-28
前面,我们对分布式商业的定义和特征做了概要阐述,相信大家已经对分布式商业有了基本的认知,这对接下来我们作深入探讨有很大的帮助。今天我们主要来探讨分布式商业下的组织变革!
在进入正题前,考虑到一部分新读者,我们不妨把分布式商业的认识放在前面,老读者加深,新读者普及。
分布式商业定义:分布式商业是指在信息共享、信任共享和预设的透明规则的基础上,价值网络中的分布式协作主体,基于平等、自愿的原则打破组织边界,进行有序分工,柔性协同、价值共创、利益共享的经济活动,进而衍生出的一种新型资源配置机制。
分布式商业特征:利益一致、规则明确、多方参与、松散耦合、自下而上、智能协同,技术保障。
任何一种商业模式都有其经济学模型作支撑,反映经济运营中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要么引入新的生产要素,要么对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借用一个使用较为广泛的生产函数,来看一下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Y=A*F(R、L、K、E,……)
其中:Y为经济体总收益,A为全要素生产率。
括号内为生产要素:R代表土地和自然资源,L代表劳动力,K代表资本,E代表企业家才能。后面括号内还会增加技术、组织管理、知识、数据等。
用一个公式来表达一个经济体的增长函数不一定科学,但是有借鉴意义。现在要让Y增长,就变成最简单的数学题了。要么提高括号里的要素投入数量和质量,要么提高全要素的生产率A。
当下主流的集中式商业模式,企业要依靠自身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多寡和运用生产要素效率的高低进行发展。与集中式商业模式不同,分布式商业倡导打破组织原有边界,让各生产要素分布式的存在,激活更为广泛的生产力单元,重新组合要素分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如何判断一个模式是不是分布式商业,只需看他的生产要素是否呈现出分布式特征,一个要素就行,慢慢增加。
每一个生产要素的分布式,都意味着打破了原有组织的边界,激活了更为广泛的生产力单元,从而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既然生产要素都分布式存在了,我们不免会问,那组织的边界在哪里呢?因为我们看到现在企业与市场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了,原本是企业内部的要素资源,现在都放在市场里,根据需要随时取用,我们把它叫企业的市场化;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管理成本的降低,原本属于市场的资源,现在只要跟企业有关联,就可以被纳入企业的数字化系统中,被调用起来,我们称之为市场的企业化。
一个兼具企业性和市场性的新型组织“中间性组织”应声而出,用经济学家拉森的话,市场组织是由“看不见的手”起作用,企业组织是由“看得见的手”起作用,那么“中间性组织”就是通过“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的握手而起作用。
数字经济下发生的企业市场化和市场企业化,就是一种新型的中间性组织(和第三部门不同),这种组织融合了企业与市场的双重特性,扩展了企业的管理边界和业务边界,带来了更高的资源配置效率,这一种新型的组织形态,我们不妨称之为“数字社群”,因为这是数字经济下发生的的范式转变,它是人类继市场、企业后出现的第三种组织形式,是一种分布式存在的组织形态。
我们看百度百科对社群特征的描述:有稳定的群体结构和较一致的群体意识,成员有一致的行为规范,持续的互动关系,成员之间分工协作,据有一致行动的能力。通俗点讲就是拥有部分共性的一群人的集合,是一种组织形态,而数字社群就是一种数字化的组织形态,人与人之间在数字世界所结成的一种关系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