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易动态
NEWS CENTER
NEWS CENTER
2022-02-07
如何打造可用的用户画像
第一,定性还是定量?
根据产品需求选择定性还是定量分析,亦或者结合,一般定性适用于用户需求深挖或业务创新等情况,讲究的是“为什么”,而定量更像是通过数据验证“有多少”,常用于数据分析、趋势分析、数据验证、做精细化运营和用户精准投放。
定量需要足够的数据支撑,如果项目需要画像且企业不稳定、用户量级不够不能满足数据需求,则可以借助市场数据报告、白皮书、第三方数据服务平台、调研服务公司等来参考,这些数据也都是可靠的。
大数据杀熟就是数据画像的反面引用,通过画像对用户进行分层,再挑出用户中的软柿子或老实人欺负。
第二,识别用户群体优先级。
对目标群体要有认知,要根据特征划分层级或类型,例如典型用户、潜力用户、专家用户。这些用户的界定范围需要业务相关人员去制定,类似一份简历我们可以根据能力对标级别,一般我们可以通过 4 个比较有影响力的指标进行划分,至于权重我们可以采用常见的四象限或卡诺模型。
在制作用户画像前可以合理的根据人物角色原型的特征过滤目标用户群体,但不要过分依赖,你只是需要找到符合的目标群体,而不是根据原型找到理想的那个人。
最终调研对象的关系表呈现。
定性类画像不用邀请很多用户参与研究,一般在 5 人左右,只有研究资源充沛时才会考虑邀请更多研究对象,一方面是研究发现 5 人左右就能反映出绝大多数问题了,另一方面是出于时间精力和预算情况考虑。
第三,定性类用户画像要做什么:
用户画像并没有一个模版标准,具体还是要看业务需求,而且网上的模版挺多的,自己甄别吧。另外在用户洞察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可用性测试、绘制故事板(这两种研究方法有兴趣可以查阅资料,一两句讲不清楚,有机会展开讲)等方式一同进行,而不只是把目的停留在建立用户画像上,这样反而获取的有效信息受限了。
第四,定量类用户画像要做什么?
数据采集:通过有效途径将用户产生的数据集中,不论是产品数据库、数据埋点、第三方数据统计或是定量调研的结果,这些数据都是重要构成部分,同时也决定了信息的范围,比如你拿不到用户的出行数据,那么就根本没办法构建相关标签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