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只有未实名的,新媒易不收取任何费用,公益非盈利机构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0-162-306
请扫码咨询

新媒易动态

NEWS CENTER

必须上云。用极少的人,依靠技术和数据去服务全国的小微企业

2023-07-05

四处呼告的阿里曾向有关部门反映,希望能够获得相关牌照,来从事小微企业贷款相关业务。

2010年,阿里金融终于申请到了小贷公司牌照,成为网商银行的前身;2015年,又拿下了国内首批试点的民营银行牌照,网商银行正式成立。

可以说,这家一路走来都与“试点”二字息息相关的创新性金融机构,是有关部门有意为金融行业引入的社会力量。

风已来,还得会乘风。阿里小贷及网商银行最后能从“试点”变成“鲶鱼”,没有像同时期获得许可的部分机构一样泯然众“行”,或是痴迷于为股东赚取利润,和它自己的出发点及一系列设定息息相关——据网商银行那些元老回忆,最重要的是马云给项目组送出的九个字和两个“紧箍咒”。

九个字是:“理为先、义为中、利在后”。

当一众创业企业在讲最高目标和最低目标都是活下去的时候,网商银行项目组的人却把理和义先挂到了嘴上,还把得诺贝尔作为目标认真写在项目组ppt首页。

两个紧箍咒中的第一个是:只做100万以下的贷款。100万以上的贷款,社会上有解,100万以下才需要有人来解。

第二个是:必须上云。用极少的人,依靠技术和数据去服务全国的小微企业。

这些在银行人士看来显得有些外行的要求,恰恰成就了网商银行的鲶鱼本色。

要知道,在传统的金融哲学中,“穷人”信用缺失,是不可贷的。网商银行却偏偏只做100万以下的小微企业,放弃了利润更高的部分,在激活增量的同时,又没有和存量的银行业务抢生意。另一边,信贷一直依靠信贷员和线下网点去拓展业务。这家机构却要依靠数据,直接给小微企业提供无担保、无抵押、纯线上的310贷款模式(3分钟评估、1秒钟放款、0人工干预)。

阿里小贷创办时的负责人胡晓明回忆说:“我们的目标不是要做一家银行。中国不缺银行,但是缺一家科技公司,能够把金融资源和没有获得金融服务的群体连接起来。”

当时的阿里云负责人王坚,则用了一个直升飞机和飞机的比喻。“直升飞机和飞机,尽管都在天上飞,但技术路线完全不一样。直升飞机比的不是谁飞得高,而是比谁飞得低。支付宝要做的,也不是银行,尽管都碰到了钱,但要完成的使命不一样。”

直升飞机不是飞机,他们要做的也不是简单在金融上加点科技。

这让网商银行恰到好处,只是成为了鱼群中的鲶鱼,而不是会吃掉其他鱼的鲨鱼。

二、激活:散作满天星

真正伟大的事物,往往会被发明两次,一次是技术上成为可能,一次是融入社会,成为普通人可以用的东西。

信贷领域,一直被“二八定律”主导,20%的人享受了80%的信贷服务。这就意味着,小微信贷领域存在着巨大空白地带等着去覆盖。

要让“310信贷模式”实现普惠,覆盖尽可能多的人和场景,这是摆在一条承担着激活任务的鲶鱼面前的巨大考验和高难度挑战。

2017年8月,时任蚂蚁集团董事长彭蕾带领高管游学团前往耶鲁大学,拜会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席勒教授。

席勒的名著《金融与好的社会》,在蚂蚁内部被奉为圭臬。网商银行也已凭借其310模式,在普惠金融行业声名鹊起。

在交流期间,席勒问起网商银行,你们服务这些小微商家用的是什么方式?网商银行回答,借助淘宝天猫积累的信用数据。

席勒又问,还有很多人不在这个平台上,怎么办?

在当时,这问题还不太好回答——因为网商银行的“出淘”还未完成。

但从2017年开始,随着二维码支付的普及,线下小商家凭着一张收款码便可成为“码商”,这给网商银行填补线下小商户金融服务空白提供了机遇。网商银行随后在行业内率先提出了多收多贷、多收多免息的普惠金融模式。

从线上走到线下后,又能如何更深度下沉,实现“上山”“下乡”呢?网商银行通过和县级政府的合作,运用数字技术,为县域农户建立起专属的数字化风控模型,农户可以据此也享受到“310”模式的贷款。

为了让农户的画像更精准,网商银行又首创了卫星遥感信贷技术“大山雀”,通过卫星遥感识别作物及生长情况,实现对农户的资产评估,从而为农户提供信贷额度与合理的还款周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