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易动态
NEWS CENTER
NEWS CENTER
2022-04-01
现今越来越多的移动互联网产品中,尤其是电商与平台型产品,越来越多的引入了游戏化机制。
游戏化,尤其是以小游戏形式实施的游戏化,有两个最直接的价值:
小游戏给了用户更多打开app的理由,增加app打开频次和在线时长,而打开频次和在线时长本身能提升用户心智中一个产品占据的位置;小游戏常常与业务强关联,会去引导用户更高频的使用产品内某一服务,或交叉使用该产品内未体验过的业务。国内最典型的进行游戏化了的产品有支付宝、淘宝、拼多多。
要讨论游戏化,我们需要先对齐关于什么是“游戏化”的认知。在Wikipedia上,游戏化被定义为将游戏元素与游戏机制应用于非游戏场景。而之所以要应用游戏元素和游戏机制,是因为游戏是一种特殊的产品,是人们自愿花费时间、金钱、精力去做一件通常没有现实经济收益的事。所以如何把现实中任务或产品变成向游戏那么有吸引力,成了一件很多产品与组织制度设计的目标。但是真的增加游戏元素与机制就可以吗?什么样的游戏元素与游戏机制是更有效变成了亟待解答的问题。
我们需要再问进一步问一层,为什么人们会喜欢玩游戏?驱动人们喜欢玩游戏的驱动力究竟是什么?如果找到了游戏吸引人的驱动力了,是不是便可以直接尝试在产品中应用这种驱动力,而非表面的游戏元素了?
从社交的本质洞察用户心理和行为变化;基于用户洞察设计不同的玩法机制。
《社交红利》一书认为:社交红利(收益)=信息*连接*互动,可以认为社交的构成要素是内容、关系、互动,其中社交关系是核心。而人脑在处理社交关系的过程中,背后一定有一个明确的驱动力因子。这些因子在大脑中的输出也同样会因为左右脑的处理方式而划分权重。
《公共科学图书馆公共科学》杂志认为:人脑在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左脑会更偏向逻辑思维,也就是理性客观,右脑会更偏向艺术情感,也就是感性思维。
(1)左脑思维
特点:理性创造,产出收益,利益刺激,信息收集并逐一逻辑处理。
构成:左脑核心驱动力包括进步与成就感、所有权与拥有感、社交感和创造感这四大驱动力,更能基于自己的逻辑输出和能获得到的价值收益做权衡。
适用场景:养成类玩法、小游戏互动类、RPG角色扮演类、即时性利益诱导类。
(2)右脑思维
特点:感性认知,心态变化,信息收集并根据个人的敏感点展开处理。
构成:右脑核心驱动力包括好奇感、同类型人群的共鸣、群体式用户中的个人或者集体荣誉感,以及对未知事物探索的求知欲,收集好批量信息后,偏向于基于自己的敏感单点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