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只有未实名的,新媒易不收取任何费用,公益非盈利机构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0-162-306
请扫码咨询

新媒易动态

NEWS CENTER

用户画像的使用场景

2022-01-29

不论是产品经理、运营、商业分析师、数据分析师都经常把“用户画像”这个词挂在嘴边。

我们经常听到这个词脑子里就会浮现一个关于我们产品的目标用户描述:谁在哪里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例如,10岁在上海复旦附中上学的小明。

但你知道吗?其实用户画像包含了用户角色(User Persona)和用户标签(User Profile)两部分,上面那个描述仅仅是用户角色。

  • User Persona:用户角色,针对用户真实需求虚拟(抽象)出的典型人物角色,比如,10岁在上海复旦附中上学的小明;
  • User Profile:用户标签,比如,8-17岁、在上学、青少年都是具体的用户标签。

今天就让我们从为什么需要用户画像(WHY)、用户画像的使用场景(HOW)这两个方面来聊聊。

一、为什么需要用户画像

鲁迅说:世上本没有用户画像,用的人多了,于是就有了用户画像(鲁迅说我可没说过这句话)。

不要紧,引用上面这句话的目的是想说,叫不叫用户画像都行,我们本质上是在讨论一个商业的核心命题:我的用户是谁?

这是每个老板、运营、产品都关心的问题。

你做老板,不了解你用户是谁,你就赚不到钱!

你做运营,不了解你用户是谁,你就做不好用户增长!

你做产品,不了解你用户是谁,你就做(回)不(家)好(种)产(红)品(薯)!

你说用户画像重不重要?

要得~(四川话走起)

再举个栗子:

卖梳子给和尚,卖出去了固然能够体现我们强大的销售能力,但复购就不要想了,我一个出家人能上你两次当?

当我们知道自己的用户是和尚,发现他们有下山还俗的需求,卖假发可能是个不错的主意。

二、用户画像的使用场景

知道了用户画像,除了可以避免卖梳子给和尚,还能用来做什么呢?

可以避免80%的运营、产品、技术之间互相掐架,节约时间,珍惜生命。

产品和运营去调研一波发现周边住的都是和尚,拿出用户画像给老板一看。

老板默默地撕掉了手上精心绘制了七七四十九天的梳子图纸,让产品和运营尽快开发新的产品。

再拿给技术一看,技术一声不吭地关停了梳子的生产线,开始研究生发技术。

对,用户画像就是老板、运营、产品、技术之间沟通的桥梁。

等等,我这话要是跟老板说,肯定没有说服力啊,毕竟没有用户画像的时候,我们也不会给和尚生产梳子。

那我要是告诉你,目标用户中50%是和尚、50%是尼姑呢,其中:20%未成年,60%青壮年,20%老年人。

试想下,一个商家是全部卖男性假发,另一个商家男女老少假发都有,谁的销量好?

那我也可以准备男女老少都有的假发呀,那你每种假发进多少货?什么时候需要补货?

如果你有这样的用户画像,你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备货和生产了,也就是精细化运营。

相关推荐